李大白的lofter

王笑恒RbYIMAGE:

1-960fps视界

 

使用镜头:
ARRI UltraPrime
12mm 16mm 24mm 32mm 50mm 85mm
Leica 50mm f/1.0
VOIGTLANDER 35mm f/1.2
SONY E 30mm f/3.5 Macro
SONY Sonnar T* 135mm F1.8 ZA
SONY Vario-Sonnar T* 16-35mm F2.8 ZA SSM
SONY Vario-Sonnar T* 24-70mm F2.8 ZA SSM
SONY G 70-200mm f/2.8
METABONES E-EF Mount Mark II 转接环
TAMRON 60mm f/2.0 Macro
EF180mm f/3.5L Macro USM
SIGMA 8-16mm f/4-5.6
TOKINA 11-16mm f/2.8

 

我一直说自己只是个业余电影制作者。我们只是一群真正热爱影像的人,并且有着不可抑制的电影欲望。希望能因放眼更多元化的影像形态而自然超越已有的评价方式。用出人意料的奇观影像,将情感投注落入实处。波兰斯基曾经说道:在我看来整个新浪潮电影都是业余作品。这位专业人士不曾想到,正是这些实验者的业余作品给电影带来了无穷的新的可能。我相信这种业余精神包含着平等与公正,以及对命运的关注和对普通人的体恤之情。就像越来越多的人手中拥有轻便的摄录设备,他们的活动影像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使电影更贴近个人而不是工业。我们关注人的纪录片也重视实验影像,因为记录精神中有种人道精神,实验电影中有种求新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在不断追求和学习的。

        当我在拍那些超现实的场景时,我知道如果忽略世俗生活,轻视日常经验,我们谁都没有可能在这种向度上操作传奇。反而是那些寄挂着的莫名冲动而又无处可去的个人体验给我带来了超越现实生活场景的自我表达。而我就在那个时候,发现了自己内心经验的价值,那是个被银幕写作轻视掉的部分。我想让大家看见,并不是所有人都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经验世界,还有人在相信他自己的经验价值。我们在记录生活中的那些真实影像的时候,我也一直在寻找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我知道那个声音一定与现实有关,与每个车灯亮起霓虹闪烁的日日夜夜有关。我想用我的影像语言来纪录这些,你也许能看到这些生活中的真实片段,但我仍然很遗憾的只能说——这不是完全真实的,它们不是整个世界,而仅仅只是我们创作的一个“视界”。即使再写实的镜头都免不了存在着修辞手法。你以为你看到了冰块融化的全过程,但它仍然只是影像叙事时间的一瞬间。选择这些时间而不选择另一些时间,选择仰拍而不是俯拍,注重人物侧面而不是正面,其实这都制造出了不同的意义。曾经有位纪录片导演说,在他看来,摄影机越接近现实越有可能接近虚假。我认同这句话,并且深刻地认识到,由纪实技术生产出来的所谓真实,很可能不是隐藏在现实秩序中的真实。事实上,影像中的真实并不存在于任何一个具体而局部的时刻,真实只存在于结构的连接之处,是起承转合中真切的理由和无懈可击的内在依据,是在拆解叙事模式之后仍然令我们信服的现实秩序。你所能看到的世界已经被影像制造者主观地画下了视野界限。就像我们接受海鸟滑翔的弧线是因为在某个日出时刻曾亲眼目睹并记住。对我来说,一切纪实手法都是为了描述我内心经验的真实世界,一切实验影像都是为了探寻那些未被证明的好奇心。我知道我们几乎无法接近真实本身,所以我追求真实感甚于追求真实,因为我觉得真实感在美学层面,而真实仅仅停留在社会学的范畴。如果那些影像能为你带来哪怕一刻“哦对我知道是那样,我在某处/某时曾见到过”的心情便也足够。

  1-960fps下的视界,就像通过不同的窗户看世界。每种不同的帧率下,我们都可能找到事情的另一面真相。不朽与永恒,也都取决于我们选择的参照物。当和那些山川湖海相比,我们的生命短暂得不值一提;但我们在花鸟虫鱼面前,又像在诉说不老的童话。即使是一帧的时间在艺术的时间轴上也能被放大到我们看清每个事情发生细节的长度。即便是拥堵不堪令人烦躁的拥堵路段,也能变成通途。无法控制时光流逝的速度,就去控制看时光的速度,就像我们都在追求永恒的一瞬。

        当一个作家突然有写作的冲动,他找个安静的地方,铺开稿纸,就可以享受写作的快乐。但当我作为一个导演的时候,在灵感闪现的时刻,我首先想到的是好好保存这种激情,因为我知道我接下来将投身于跟创作毫无关系的大堆事务中去。跟各种各样的人见面,无数次地解释自己的创作意图。在这个过程中,也许有无数个瞬间会改变我的为人处事,会摇摆我的价值观,会突然偏离到离自己创作初衷甚远的方向去。但当我真正站在监视器后喊到“开机!开始!”的时候,我依然对当时的灵感抱有信心,并且对当下的时刻充满激情。这次创作的过程并不仅仅是一次关于我们感官视界的简单体验,也是对我个人及周围世界的成长经历。

 感谢与我们共同分享这种体验,感谢观看。

评论
热度 ( 64 )

© darben | Powered by LOFTER